打窝看似简单,实则门道不少,盘点打窝时常犯的4个通病

打窝看似简单,实则门道不少,盘点打窝时常犯的4个通病

俗话说“善钓者必善诱”,在鱼资源日益匮乏的当下打窝诱鱼显得尤为重要,但很多钓友打窝后依然没鱼咬钩,旁边钓友却钓得不亦乐乎,自己只有“观战“的份,原因何在?



打窝看似简单,其实门道并不少。窝子打得好,不但能把鱼诱进窝子,还能留住鱼,而且外面的鱼还会源源不断进窝,让自己连杆不断;窝子打不好,大概率是把钓鱼变成了喂鱼,有时甚至还起反作用,打窝还不如不打窝,导致始终没鱼咬钩。下面就来盘点打不好窝的四个通病,一些钓友们还常犯。

一、打窝不集中

打窝诱来的鱼所待的范围越小,鱼的密度会越大,鱼咬钩的几率也才越大,甚至会出现抢食的现象,下杆就有口,提竿就上鱼,但这一切都基于所打的窝料要集中。

有的钓友用散窝料手扬或用打窝勺打窝,不但会扬成一片,还会形成比重大、颗粒大的在前,比重小、颗粒小的在后,变成了扬场模式;有的钓友虽加水收拢成团,但由于抛投没准头,造成东一团西一团,尤其是在有风的环境下更是如此。



这样,水底窝料一大片,即使诱来了鱼也聚不了鱼,妥妥地把打窝变成了喂鱼。

所以,建议钓友们最好还是借助打窝器,比如那种羽毛球式打窝器就非常好用,窝料可以打到一个点。另外,铅皮带窝也是不错的打窝方式,如果你抛竿抛得准,做出来的窝子效果也不差。

二、窝料不留(诱)鱼

有的钓友使用的窝料不注意粗细搭配,比如仅用粉状窝料,诱鱼效果尚可,留鱼效果堪忧;如果全是粗颗粒,很大程度上起不到诱鱼效果,诱不过来鱼就谈不上留鱼。

所以要注意窝料的粗细搭配,比如在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玉米碴子之类的粗颗粒,使窝料起到既诱鱼又留鱼的作用。



另外就是窝料的味型不对,常一起作伴钓鱼的赵师傅去年用的窝料就不行,他是用中药泡制的,离他四五米远就能闻到浓浓的中药味,窝料打入水中不但聚不来鱼还会起到驱鱼的负面效果,导致他邻居钓友不打窝也能钓到鱼,曾经一度他左右的钓位成了香饽饽。

三、打的窝子过重

钓鱼圈有句顺口溜,“要想鱼上岸,要拿粮食换;要想钓得多,就得打重窝”,使得一些钓友打重窝成了常态,总感觉窝料比别人打的少会吃亏似的,不管钓鱼时间长短,也不管鱼能不能吃得了,到钓场就一顿猛砸,口中还不断念叨“整里头”。

垂钓中见旁边钓友上鱼,自己没口时,又来一通补窝操作。本身就是重窝,这就成了“重中之重”。



其实,打隔夜窝或者长时间守钓大鱼,比如连钓几天的确需要打重窝,但钓友们一般都是当天打窝当天钓,重窝的结果是鱼很容易吃饱而不吃钓饵,或者是只顾吃饵料而忽略钓饵,钓饵进不到鱼嘴里自然看不到鱼口,更谈不上钓住鱼。

所以打窝的窝料量要适中,很多时候是宁少勿多。更是要根据鱼对窝料的消耗量采用少打勤补的方法。

四、不注意外界因素导致窝子不起作用

这种情况几乎所有钓友都遭遇过,因外界因素窝子移位或窝子被掩盖而起不到诱鱼和留鱼的作用,通常情况有以下几种情况。



1、水底有草丛。这个要好理解得多,落底的窝料都到草缝中去了,鱼根本寻不到,自然就失去了诱鱼和留鱼的作用。

2、在流水中打窝或有暗流。流水比较好理解,在较大的水面因为刮风引起上层水流动,下层水会向相反方向形成暗流,钓友们也叫走水,走水严重时窝料会因水流发生向下游移位现象,导致钓点不再存有窝料。

3、在水底是斜坡处作钓。窝料会逐渐滚落(滑落)下来,从而使窝点移位,导致钓点水底没有窝料。

上述的三种情况都会影响到窝子发挥的效果,进而影响到鱼咬钩,所以打窝时要采取些措施,比如在水底有草的钓点先打些泥土、在流水或斜坡要留出窝子移位的量。



写到最后

其实还有一个有关窝子影响垂钓效果的因素,只是它不是打窝时犯的错误,所以放到最后提醒大家一下,那就是打窝后没有留足发窝时间,甚至打完窝就开钓,也会让窝子失去诱鱼留鱼的效果。

我是悠渔乐好,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,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,我们下期再见!


https://www.zhuiluoyu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4/20232F04122F7442092cj00rszhn200cgc000hs00awm.jpg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6赞赏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